民國31年日本警察帶領南庄民眾在南庄農會廣場慶祝

民國31年日本警察帶領南庄民眾在南庄農會廣場慶祝

大山煤礦炭坪卡車運煤情形

大山煤礦炭坪卡車運煤情形

南庄早期媒探開採

南庄早期媒探開採

  • 壹、認識南庄

  • 一、南庄的歷史文化

    南庄,是苗栗縣的一處綠野鄉村,境內,有蓬萊溪和東河溪,兩條溪在南庄老街附近合流後,稱為中港溪,貫穿全境,再直奔入海,由於山原沒有受到過度的破壞,所以環境優美,這幾年,迅速在國內旅遊市場崛起,即是源於山水清麗、迷人的緣故。
    南庄鄉,下轄九個村莊,總人口約一萬二千人,住民以客家、賽夏、泰雅三個族群為主,閩南人很少,建築風格都是原客混居,民風純樸而保守。
    由於早年受惠於煤礦產業的開發,市廛非常繁榮,那時不但有四家戲院,還有二十幾家的酒家和茶室,所以你可以想像南庄當年的盛況。
    現在的南庄老街,在民國五十二年,因為葛樂禮颱風的肆虐,曾經造成河堤潰堤,而沖掉了部分建物,所以目前的老街,建築物新舊都有,與田美市廛,各有其特色。
    目前,老街比較古老的建築物,大概僅剩下百年郵局、老街的一間中藥舖、和一些日式平房而已,至於眉山居的古樸客家三合院,亦有五十五年的歷史,也算是老建物了。
    據有關資料記載,南庄地區,原是賽夏族的居住地,在清、嘉慶年間,粵人黃祈英,在斗煥坪與原住民結納後,才開始進入南庄開墾,並在田尾(今田美村)地方落腳,他的住家,便是後來清政府,招募漢人入山開墾的據點「田尾公館」,也是南庄正式納入行政轄區的開始,從黃祈英進入田尾到現在,大概有一百八十年的歷史了。
    在日據時期,南庄主要以砍伐櫸木、檜木,供作日本軍用物資為主,現在在加里山,還可以看到殘存的運材鐵軌。

    二、黃祈英與南庄的開發

    黃祈英,生於清、乾隆五十一年(1786),為廣東嘉應人,相傳於嘉慶十年(1805),隻身渡台,並在現在的斗煥坪,與賽夏族人進行物品交易,後娶賽夏族頭目樟加禮女兒為妻,時人稱為「斗乃」,所以當年交易的地點,便被稱為斗換坪,也就是斗乃與原住民交換物品的地方,即現在頭份鎮的斗煥里(也許煥與換同音,因此換被煥所取代了)。
    黃祈英既與原住民聯姻,便開始向三灣及南庄的田尾方向開發,勢力日漸龐大,其後,並繼承樟加禮的頭目地位,漸進的成為賽夏族的總頭目,據說,那時客家人進入山區,必須由黃祈英發給「腰牌」,才得保安全。
    道光六年(1826)四月,彰化發生閩、客械鬥,黃祈英率領賽夏族人加入,夜襲中港土城,於是清政府以「煽動土番」作亂為由,在八月予以逮捕,並押往彰化處死,享年四十一歲。
    南庄的開發,絕對不能忽略黃祈英的這一段歷史,尤其他的居家,在民國前十六年,清政府曾將它做為「田尾公館」,招募漢人入山開墾。但是「田尾公館」,在民國二十四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被震毀,目前遺跡仍在,政府似可仿照北埔的「金廣福公館」,予以重建復舊,留下南庄開發的足跡。
    黃祈英開發南庄歷史的珍貴性,係緣於他與原住民結婚後,再依此關係,招募親友,進入南庄開墾,完全是以族群融合的方式,來作為開發的基礎,所以目前南庄是原客混居,與北埔當年以武力佔領,成立「金廣福公館」,再漸進開發的情形,且住民都是客家人是不同的。
    據黃祈英後代黃宣儒先生告知,他們祖先的遺言,是家族中的男士,都要娶「番婦」、用「番名」,含有不忘本的優良家訓,所以吾人如果能夠認知到這一點,則重建「田尾公館」,便有相當的意義。

    三、南庄的礦業史

    南庄煤礦的開發,根據「台灣炭礦誌」的記載,是明治四十四年(民前一年、1911),即現在田美地方,由陳秀蘭申請許可,林啟興接手採掘,至今大概有九十三年的歷史了,根據昭和18年的調查,新竹州的礦區共51處,其中田尾即佔了13處,所以田美礦區,在南庄的礦業史上,佔有重要地位。
    最初,產出的煤炭,是靠「輕便車路」,以人力推送,生產規模很小,到了民國三十年,因為頭南公路的開通,改用卡車運送,礦區才大為增加,最盛的時候,是民國四十年代,整個南庄,曾同時有二十幾個礦場在採煤,其盛況由此可見。
    南庄的煤礦,分為兩種,田尾和獅頭山區所產,大多為工厰、及民生用煤;東河、八卦力等內山地區,則屬可煉高級冶金焦之原料煤。
    根據一些耆老的回憶,礦工的一生,都是生活在黑漆漆的礦坑中,可以說是不見天日的黑暗世界。由於他們感到生命的不確定性,所以當年礦工的薪水,雖然是公務員薪水的好幾倍,但大都花用掉了,尤其到民國六、七十年代,礦業快速沒落後,因為礦工沒有一技之長,所以晚年的生活,都非常困苦,頗令人同情。不但如此,甚至得到「沙肺病」,而使後半輩子,生活在病痛的折磨中。

    四、台陽礦業公司與南庄

    台陽礦業公司與南庄的關係,係建立在礦業的開發上,早在民國四十三年,該公司便成立了「田美通訊處」,掌理南庄田美、東河、紅毛館等地礦區的管理規劃。
    田美煤礦,民國五十年開礦,五十二年起工,在民國五十四年的開採量曾達142.900噸,是台灣區最大的礦場,僱用礦工約550人,不但是台陽礦業公司最大的煤礦生產單位,也是全台灣產量最多的礦區。據邱建興先生告知,台陽礦業公司南庄礦區(田美、東河、紅毛館),當年的礦工總人數約有九百人,每個月發薪約四千萬元,對南庄的發展,具有相當大的貢獻。
    目前,田美煤礦的遺址,不但坑口完好,台陽公司的辦公室、選煤場、洗煤場、員工宿舍、及員工俱樂部等建築物,殘構仍在,散佈在前往獅頭山勸化堂的道途中,大型遊覽車可以到達,交通的動能良好,如能規劃為礦業園區,是一處很理想的所在。

    五、南庄的前景

    這幾年,因為政府積極推廣觀光產業,並輔導鄉村朝向休閒農業方向發展,因而帶動了鄉野開發的風潮,南庄便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地區;目前,南庄地區,每逢假日,訪客車水馬龍,道路經常塞車,似乎又回復了昔日的盛況,因此鄉村的人口,也開始日漸回流。
    今年,南庄已鑽探到了第一口碳酸鹽溫泉,它位在往東河的道途中,過南庄大橋後左轉,大約一公里的地方,這是值得珍惜的旅遊資源,預料將為南庄的旅遊市場,注入了新的動力。
    作為南庄的一員,我們期盼目前的榮景,不要僅是曇花一現,鄉公所更不能因此自滿,以目前的現狀為滿足,而是要更積極建構文化內涵,強化公共設施,塑造永續經營的條件,才能讓南庄的旅遊市場,維持繁榮於不墜。
    對於景區的經營,政府部門,責無旁貸,南庄具有清麗的山水,豐富的文化背景,這是推展觀光產業,非常重要的條件。現在,中央政府正推行觀光客倍增計劃,地方政府不但要積極配合,更要具有遠見,開發屬於自己的觀光特色,個人認為,發掘礦業文化,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    遊客走訪南庄,一定要保持悠閒的心情,看看這裡的清麗山原、純樸的客家風情,領略其特具的文化背景,才會不虛此行。